一、双碳资讯
(1)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发布《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重点领域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2年版)》的通知 2022-05-10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等为对标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促进煤炭消费转型升级,发布了《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重点领域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2年版)》,通知中表示需要科学确定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重点领域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通知将视行业发展和标准制修订情况进行补充完善和动态调整,适时建立包括能耗、物耗、水耗、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水平等在内的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2)CCAA成立碳排放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 2022-05-11
中国认证认可协会(CCAA)发出通知,决定成立“中国认证认可协会碳排放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主要负责归口管理碳排放专业领域团体标准的立项、起草、审查和复审等技术工作,秘书处承担单位为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主任委员来自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和中环联合(北京)认证中心有限公司,委员包括瑞特认证检测集团有限公司、广州赛宝认证中心服务有限公司、北京低碳农业协会等30家单位。
(3)央行副行长陈雨露:发展碳金融 以市场化的方式实现控碳减排 2022-05-12
5月12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在发布会上表示,截至目前,绿色金融三大功能正在显现,五大支柱也初步形成,在支持中国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下一步,会着力健全绿色金融体系顶层设计,推动中国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生产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进一步强化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开展碳核算,稳步推进气候风险压力测试。同时发展碳金融,以市场化的方式实现控碳减排。
1、什么是碳排放权?
碳排放权是指在满足碳排放总量控制的前提下,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的权利。碳排放权是具有价值的资产,可以作为商品在市场上进行交换,减排困难的企业可以向减排容易的企业购买碳排放权,后者替前者完成减排任务获得收益。
碳排放权交易是指碳排放交易主体在指定交易机构,对依据碳排放权取得的碳排放配额进行的公开买卖活动。碳排放权交易主要是通过市场化的手段,使企业能够完全履行自己的碳排放义务。
2、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如何形成的?
碳排放权交易下的交易标的是碳排放/温室气体排放的权利或额度,它原本并不存在且不具有经济价值,而随着系列国际公约的缔结、各国家/地区政府制定有关限制碳排放的法律制度,包括二氧化碳在内温室气体的排放行为开始受到限制,由此导致碳的排放权、减排量额度(信用)开始稀缺,并成为一种有价产品,统称为“碳资产”。
3、碳排放权交易有哪些类型?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完全基于人为规定/约定而形成的市场,在各类型强制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或者自愿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下,参与交易的碳资产包括以下几类:
(1)市场参与主体被分配的温室气体排放量配额;
(2)市场参与主体通过节能技改等方式减少碳排放量从而取得增量的排放量配额;
(3)参与相关零排放项目或者减排项目而被认证取得相关的减排信用额/减排量单位等。
4、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展的三个阶段?
我国是《京都议定书》的缔约方,在《京都议定书》基础上,我国自本世纪初开始,从制定基础文件政策、地方试点开始,在国内逐步开展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设工作。
中国碳市场进程发展速度较快,总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地方试点启动阶段(2011-2013年)
2011年10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标志着我国正式启动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目前试点区域均能够有序且有效运行,继续为全国碳市场的技术创新和政策制度的创新起领航作用。
(2)全国统一碳市场准备阶段(2014-2019年)
2014年12月,《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方法》的发布从制度层面明晰了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总体框架。随着相关基础工作的完成,以发电行业配额交易为主的全国统一碳市场进入重要的模拟、运行阶段。
(3)全国统一碳市场发展逐步成熟阶段(2020年以来)
以电力行业为对象的全国统一碳市场于2021年7月正式上线,除发电行业外,正在逐步扩大行业覆盖范围,如钢铁、石化、化工、航空等重点行业。
未来中国碳市场覆盖范围将逐步扩大至发电、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金属、造纸和国内民用航空等八大行业。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EUETS)是目前国际上最大且最成功的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中国正积极借鉴EUETS的有偿碳配额、CDM项目、碳金融体系等方面内容,光伏、电力等领域的企业利用其天然低碳排量的优势将在碳市场获益。
5、我国当前有哪些碳交易所?
目前国内有9家试点省市碳交易所获得正式备案,积极摸索碳交易市场未来的发展机制与方向,各试点体系在行业覆盖、气体覆盖、CCER项目等领域的规定上有一定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