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积极助推乡村振兴

日期: 2023-02-15
浏览次数: 30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新时期贯彻国家发展战略的新要求。2020-2022年连续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开展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优化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的要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也对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提出了战略性和全局性的要求。2019年,自然资源部印发《关于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了相应的目标任务、支持政策和工作要求,2020年3月,河南省自然资源厅下发《关于申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的通知》,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申报工作。近年来,全国各地开展了不同模式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创新,取得了良好的实践经验,在助推乡村振兴方面发挥了积极的示范效应。


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积极助推乡村振兴




一、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内涵



管控为纲要而开展的具体整治行动,其原则是基于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强调保护优先、节约优先和生态优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在手段上强调全面诊断全域空间的综合性问题,采取“目标综合、手段综合、效益综合”的综合性整治进行空间治理;在路径上强化全域理念的全流程指引,将山水林田湖草等全要素联结成系统进行全域规划,将涵盖生产、生活、生态的全空间进行整体设计,最后以综合整治实现全域规划和整体设计;在目标上,以形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空间格局为导向,塑造人地关系协调的高品质国土空间格局,是推动乡村振兴和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平台。



二、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对乡村振兴的意义



1、有效助推乡村产业振兴

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可有效破解乡村振兴发展用地瓶颈问题,统筹开展闲置宅基地、村庄空闲地、厂矿废弃地以及其他低效闲置建设用地整理,优化农村建设用地布局结构,鼓励将节约腾退的建设用地在保障项目区内农民安置、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公益事业等用地的前提下,采取入股、联营等方式,重点支持乡村休闲旅游等产业和农村三产融合发展,促进产业振兴,增强乡村自我造血功能。以产业发展空间布局为方向,引导农民积极种植和发展特色经济作物,同时,利用山、林、田、民俗等自然生态和人文历史资源条件,开发潜在旅游资源,通过招商引资、政策优惠等,吸引更多的产业项目落地,促进乡村产业健康发展。


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积极助推乡村振兴


2、打造生态宜居人居环境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对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旅游等进行融合设计,充分考虑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乡村风貌保护等内容,着力改善村容村貌,提升生态功能。按照全面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宜居家园的要求,实施农业生态修复工程,开展村庄内部环境提升治理,改善水系生态环境,重塑河道两岸的景观风景线,形成“田秀、水清、林翠、山绿、村洁”于一体的优美映画,打造生态宜居的人居环境。


3、保护传承乡村文化

乡村特色文化,既是乡村的名片,也是乡村的灵魂。保护传承乡村特色文化不仅能丰富文化意蕴,还能培育乡村特色文化产业进而高质量推动乡村振兴。开展区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过程中,甄别具有文化精神意义的建筑、设施,并针对性做好重点保护工作,全力维护乡村传统文化的延续,多方面保障乡村建设。同时,可将现代的工业文明与乡村传统文明相融合,形成独特的文化形态。


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积极助推乡村振兴


4、优化完善乡村治理体系

乡村治理是建立在村民自治基础上的一种组织和管理方式,新时期背景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以“乡村振兴”为中心,密切关注农民和农村发展的需求,积极引导农民参与经营,实现农民在经营中的利益共享,形成政府与农民集体互动的新局面,赋予农民充分的自主权,充分调动了乡村内部的力量,促进乡村自治走向专业化、智能化。



三、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助推乡村振兴的实施路径



1、坚持规划“龙头”引领作用,注重顶层设计

规划是整治开展的前提,整治是规划实施的抓手,国土空间规划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前提,是指导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基本依据。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对一定区域土地进行全要素综合整治,因此,在整治任务实施前,需做好区域国土空间规划、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和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并进行有效衔接。项目规划选址应以问题为导向,切实从耕地破碎化、土地资源利用低效化、相关配套设施缺乏、生态系统质量退化等问题中寻找突破点,科学安排整治项目和时序,也需要从整体上统筹协调,落实和保障好利益相关者的知情权、决策权和参与权,做到以民生利益为整治工作的出发点,把土地整治工作与美丽乡村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富民产业培育结合起来,强化乡村景观环境设计,保护乡土文化,实现生态空间重塑、生活空间重建、生产空间重构。


2、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有序推动项目实施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根据一定地域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国民经济发展需求,对全域的土地资源在各部门之间进行综合配置,通过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空间布局,构建土地最合理利用目标的全要素系统结构。相较于过去土地整治以增加耕地为主的单一模式,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更加强调全面、协调、有序的系统观,由此,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重要理念在于全要素设计、多部门参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主体类型多样,不管是政府机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还是企业,都可能是参与主体和受益主体,同时,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涉及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多要素,仅仅依靠某一个管理部门难以很好地推动整个系统工程,因此,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应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整合各部门资源,统筹推进项目实施。


3、坚持多元融资渠道,有效保障项目资金

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专账管理、统筹安排、各记其功”的原则,采取地方为主、上级奖补方式,多渠道筹集资金。一方面,加大对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土地出让金等土地资金分配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倾斜,各涉农部门涉农资金集中使用;项目节余的建设用地指标和新增耕地指标有偿调剂使用,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新增费以外的资金整治成耕地的,可将新增耕地作为补充耕地指标有偿转让,用于占补平衡。土地出让金级差收入和耕地开垦费用于补偿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投入以及整治区内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基础设施建设,反哺乡村,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另一方面,坚持多元融资渠道,积极引导规范社会资金投入。按照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建立稳定的投资回报机制,积极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引入企业、个人、信贷等社会资金参与,按照市场运作机制,确定政府、投资企业各自责任、权利和义务,使投资主体得到合理回报,进而形成投资与收益的良性循环。


相关内容
  • 热点
  • 最新
  • 媒体
向量数据库的崛起向量数据库最初是为了解决大规模数据的相似性搜索和推荐问题而设计的,比较著名的有Annoy和FAISS等。随着互联网时代海量数据的爆炸式增长,传统搜索引擎在处理这些数据时显得力不从心,而向量数据库凭借其高效的数据表达和检索能力迅速成为推荐系统的核心引擎。在大语言模型兴起之前,向量数据库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搜索和推荐场景。它通过将数据向量化,实现对语义级别的理解和匹配。然而,随着ChatG...
2024 - 01 - 10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础,已快速融入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和社会服务管理等各环节,深刻改变着生产、生活和社会治理方式。早在2020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就已将数据要素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四大要素并列,成为第五大生产要素。土地要素是一切生产经营活动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是人类一切生产经营活动的空间载体。土地交易市场数...
2024 - 01 - 10
一、整治内容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涵盖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乡村生态保护修复、乡村历史文化保护、产业布局和引入等五种类型子项目。  1、农用地整理  农用地综合整治整理,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土地整理项目。包括高标准农田建设、“旱改水”、宜林地和园地整治、污染土壤修复等。  2、建设用地整理  包括闲置农村宅基地、土坯房、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其他闲置低效建设用地整治,优化用地结构布局,拓展建设发展空间...
2024 - 01 - 10
一、什么是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在一定区域内,以“全地域、全要素、全周期、全链条”为理念和方法,坚持“内涵综合、目标综合、手段综合、效益综合”,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引领,整体推进农用地整治、建设用地整治、人居环境改善、生态保护修复、特色资源保护与开发、乡村产业发展,优化生产、生活、生态格局,强化要素保障,支撑城乡高质量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二、发展历程·2003年6月,时任浙江省委...
2023 - 12 - 06
引言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国家全面推行了以保护发展森林草原资源为目标,以压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责任为核心,以制度体系建设为保障,以监督考核为手段的林长制。图片来源于网络概述林长制数字化管理平台是林长制工作的重要支撑手段。通过构建林业立体感知、管理协同高效、生态价值凸显、服务内外一体的林长制数字化管理平台,结合林草资源全方位监管体系,实现“网上查”、“网上考”、“网上调”一体化服务,提升林...
2023 - 12 - 06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8 - 2023 河南数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关注微信
24小时热线电话
18603719319    
在线客服
服务时段 : 8:30-22:00
 
X
返回顶部
3

SKYPE 设置

4

阿里旺旺设置

5

电话号码管理

  • 18603719319
  • 0371-61177851
  • 18603719319
6

二维码管理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