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每周碳知 | 双碳资讯、林业碳汇、会议碳中和等

日期: 2022-05-14
浏览次数: 83













一、双碳资讯


(1)江苏省政府决定实施与减污降碳成效挂钩的财政政策 2022-04-27


为加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江苏省人民政府决定“十四五”期间在全省实施与减污降碳成效挂钩的财政政策。2021年度起,将各市、县(市)排放的化学需氧量、氨氮等7项污染物总量作为考核挂钩标,并将碳排放强度作为调节因子。


省财政将依据挂钩标的和调节因子收取污染物排放统筹资金,通过达标返还机制、提升奖励机制激励各市、县(市)提高减污降碳的工作成效。


(2)《公民绿色低碳行为温室气体减排量化导则》团标正式发布 2022-04-29


团体标准《公民绿色低碳行为温室气体减排量化导则》(以下简称《导则》)于2022年4月29日正式发布。该团体标准的发布将为解决地方碳普惠面临的减排场景不清晰、减排标准不统一、减排量计算不科学等问题提供指导和启发,为未来建立全国碳普惠自愿碳减排市场奠定参考标准。


《导则》由中华环保联合会绿色循环普惠专委会、北京绿普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人民大学、美团、阿里、腾讯、京东等多家单位共同编制,未来还将积极推动开展系列减排场景细则的制定工作,为全民践行绿色低碳行为提供更完善的量化标准体系。


(3)未按时足额清缴碳排放配额,一批重点排放企业被处罚 2022-05-06


生态环境部和多地生态环境部门正陆续公示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碳配额清缴完成情况,一些重点排放企业未能按时足额清缴碳排放配额受到了罚款、立案查处等处罚。例如宁夏自治区6家企业因未按时足额清缴碳排放配额近日被处以总计16.8万元的罚款。


今年2月,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做好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后续相关工作的通知》,要求2月28日前完成本行政区域未按时足额清缴配额重点排放单位的责令限期改正,依法立案处罚;4月29日前通过所属单位官方网站公开本行政区域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重点排放单位碳排放配额清缴完成和处罚情况汇总表。


(4)黑龙江省碳汇交易平台将于年底前上线 2022-05-05


黑龙江将于2022年底前搭建上线黑龙江省碳汇交易平台,平台建设依据黑龙江省专题研究“双碳”工作会议中提出的完善一个省统一的碳汇市场体系:充分发挥碳交中心作为全省唯一的碳排交易机构作用,加快推动黑龙江省碳汇交易平台建设,推进出台省内碳汇交易方法学。目前黑龙江省已开发6个中国自愿减排林业碳汇项目,预计减排总量可达8802万吨。黑龙江2月完成了全省首例森林碳汇交易协议,交易金额为500万元。


(5)“双碳目标与自然资源管理”专题论坛将于下周在郑州举行


由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地理专业委员会、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主办,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自然资源部碳中和与国土空间优化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学报》编辑部联合承办的“双碳目标与自然资源管理”为主题的专题学术论坛将于2022年5月20-21日在河南郑州举行。


每周碳知 | 双碳资讯、林业碳汇、会议碳中和等




二、双碳新知


1、什么是碳汇?


碳汇,是指通过植树造林、森林管理、植被恢复等措施,利用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从而减少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浓度的过程、活动或机制。


对于森林生态系统来说有五大碳库:

(1)地上生物量:地表以上以干重表示的所有活体植物的重量,可分为乔木层和下木层。

(2)地下生物量:地表以下以干重表示的所有活体植物的重量。包括根状茎、块根、板根在内的所有活根。

(3)凋落物:土壤层以上,径小于5.0cm、处于不同分解状态的所有死的植物体,包括凋落物、腐殖质以及死根。

(4)枯死木:枯落物以外的所有所有死的林木生物质。

(5)土壤有机碳:土壤矿质土和有机土中的有机碳储量。

每周碳知 | 双碳资讯、林业碳汇、会议碳中和等


2、林业碳汇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林业碳汇作为《京都议定书》下灵活机制下的一个重要项目类型,既是林业发展进程中的新生事物,也是林业发展的新契机。森林是最大的“储碳库”和最经济的“吸碳器”,造林就是固碳,绿化等同于减排,因此林业生态效益市场化是把握新时期发展机遇的新途径。积极开展林业碳汇活动,实施林业碳汇项目,促进林业碳汇交易市场的形成等,是当前形势下的发展趋势。


3、林业碳汇有哪些发展模式?


各地在“双碳”发展目标下,进行了林业碳汇经营模式探索,综合来看有以下几种:


模式一:会议碳中和
大型团队活动购买林业碳汇,达成碳中和。
会议举办方通过购买林业碳汇、营造碳汇林等方式,来抵消会议产生的碳排放,实现会议“零碳排放”,促进大型公共活动向绿色低碳的方向发展。


模式二:林业碳票
由政府主导,为林户发放林业碳票,碳票载明林地吸收的二氧化碳量,作为资产凭证,可用于碳汇交易与抵押融资。
林业碳票是指域内权属清晰的林木,依据计量方法经第三方机构检测评估、林业主管部门审定、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签发的林业碳汇量而制发的具有收益权的凭证,具有交易、质押、兑现、抵消等权能。林业碳票相对于CCER项目来说具有申请时间短、成本低、范围广的优势,有效弥补了传统林业碳汇在项目覆盖范围上的不足;林业碳票的金融属性有利于激发林地所有者造林育林的积极性。


模式三:“一元碳汇”
通过“一元碳汇”模式实现精准扶贫。
采用自由交易模式,政府搭建交易平台,将贫困村、贫困户林木的碳汇量评定后放到平台进行交易,意愿者可以以1元10千克碳汇量的价格自愿认购,认购资金设立专门账户,用于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


模式四:林业碳汇指数保险
通过林业碳汇指数保险增强森林碳汇抗风险能力。
林业碳汇指数保险是以碳汇损失计量为补偿依据,将由于火灾、冻灾、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合同约定灾因造成的森林固碳量损失指数化,对森林固碳能力修复成本以及碳排放权交易价值提供保险保障。林业碳汇指数保险提高了森林抗风险能力,助力森林资源培育及生态保护修复工作。


模式五:生态司法+碳汇
让林业违法者认购森林碳汇量。
“生态司法+碳汇“模式是在破坏森林资源刑事案件中,通过责令被告人认购森林碳汇量,在保障林农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通过认购碳汇量替代性修复生态环境。该模式弥补了补栽补种判决不能“第一时间”全方位修复生态的不足,“生态司法+碳汇”的工作机制丰富了认购碳汇的内涵、价值和法律属性。

每周碳知 | 双碳资讯、林业碳汇、会议碳中和等


模式六:碳汇基金
建立碳汇基金实施碳汇造林项目。
碳汇基金是由政府、企业、个人投资的一项专门基金,其设立的主要目的是在一定范围内进行碳汇量的买卖,并且进行碳减排项目的投资,一段时间后获得相应的回报。碳汇基金面向碳汇要素市场,能辅助实现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建设绿色低碳城市的目标。






相关内容
  • 热点
  • 最新
  • 媒体
为了提高公司员工业务知识能力,助力员工发展和成长。2023年7月22日上午,河南数慧组织开展了两个板块的业务知识培训,此次培训是由我司数据部经理及项目交付部经理两人担任讲师,在郑员工参与其中。本次培训重点围绕测绘地理信息安全保密管理、软件工程概念及项目管理两个板块内容开展。首先,由数据部经理给大家分享在测绘地理信息方面的保密管理工作。做好涉密测绘地理信息档案保密是我司不能掉以轻心的重要工作,通过本...
2023 - 07 - 22
为响应党二十大提出的“加快乡村振兴”的理念,加强乡村地区国土空间管控、引导集中建设、规范村庄建设活动,留足乡村发展空间,切实保障农民居住、乡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村庄产业用地等需求,系统保护好乡村自然风光和田园景观,指导“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为乡村建设提供规划依据,开展村庄建设边界划定工作。01什么是村庄建设边界?村庄建设边界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可以进行村庄开发建设及需要重点管控的国土...
2023 - 07 - 13
近年来,中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政策红利不断释放,乡村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但同时,一些问题也逐渐浮现:各种纸质档案信息存在错乱、不全、无法查询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各地政府开始探索采用新技术手段进行乡村建设与管理。河南数慧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基于数慧AI训练平台的深度学习模型、卷积神经网络等技术手段不断的完善自然资源时空数据模型,形成了一套完整的AI+自然资源的技术解决方案,为实现乡村信息化建设...
2023 - 07 - 04
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目光所至皆为华夏,五星闪耀皆为信仰!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岁月峥嵘,勇往直前。以青春之名,书写清澈挚爱;以心中红星,献礼中华。愿山河无恙,祖国繁荣昌盛!
2023 - 07 - 01
2023年地理信息软件技术大会于2023年6月27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召开。作为致力于成为国内领先的时空人工智能应用服务商,河南数慧应邀参展,并展出了我司自主研发的一系列产品,引起了广泛关注。河南数慧在此次大会上展出的数慧实景三维平台,是依托卫星遥感、激光雷达、倾斜摄影等测绘技术,融合云计算、物联网以及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支撑表达和管理城市三维空间的信息化平台。通过整合实景三维数据,实现数据...
2023 - 06 - 28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8 - 2023 河南数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关注微信
24小时热线电话
18603719319    
在线客服
服务时段 : 8:30-22:00
 
X
返回顶部
3

SKYPE 设置

4

阿里旺旺设置

5

电话号码管理

  • 18603719319
  • 0371-61177851
  • 18603719319
6

二维码管理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