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河南省生态修复工作开展情况概述

日期: 2022-07-12
浏览次数: 56




一、河南省当前主要生态问题



“十三五”以来,河南省为改善生态环境,积极推进非电行业提标改造、工业企业治理、清洁能源替代、运输结构调整等工作不断加快推进绿色转型,积极开展环境污染、水污染及土壤污染防治,持续提高森林覆盖率、增加湿地面积、开展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沙化土地治理、水土流失治理等工作,有效改善生态环境,但总体来说生态环境仍面临着诸多问题。


1、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


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利用失衡问题突出,黄河流域生态系统稳定性较弱,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尚未根本形成。部分区域产业布局不合理,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和能源原材料行业占比偏高。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比重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偏低,碳排放总量大,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愿景目标异常艰巨。


2、污染治理任务仍很繁重


环境空气质量尚未根本好转,臭氧污染呈上升趋势,重污染天气时有发生,水污染物排放量大,农村生活污水及黑臭水体治理不足,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任重道远,生态流量尚不能有效保障,多数河流生境单一,水生生物物种多样性较低。土壤安全利用成效有待加强,地下水污染防治基础薄弱。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监管亟待加强。不少化工企业近水靠城,涉危险化学品、危险废物、重金属风险源的布局性、结构性风险突出,生态环境风险防范压力较大。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体系有待完善,环境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存在明显短板。


3、生态经济基础仍较薄弱


全省经济总量连续多年稳居全国第五位,但生态经济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偏低,仍存在创新驱动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够优化等问题。生态农林业、绿色低碳产业、绿色服务业等绿色产业刚刚起步,绿色竞争优势尚未形成。节能环保产业龙头骨干企业数量少,产业竞争力不强,政策激励引导机制不健全。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污染物排放量与处理能力不匹配,危险废物、污泥处置能力普遍不足。


4、环境治理体系仍需完善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措施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未充分有效发挥。生态环境治理更多依靠行政手段,相关责任主体内生动力尚未得到有效激发,市场化机制还需进一步建立完善。生态环境法规和标准体系仍需完善,少数企业法治意识淡薄。基层和农村的生态环境监管能力亟待提升,生态环境科技支撑能力和环境信息化建设仍滞后于生态环境管理工作需要。




二、已开展生态修复基础工作



1、率先启动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规划


2018年,河南省自然资源厅、省财政厅、省生态环境厅共同牵头,在全国率先启动《河南省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规划》编制。2018年10月通过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财政部等相关部门组织的评审,确定我省五年解决突出问题,完成重点地区生态修复,十五年修复生态屏障,筑牢保护格局的总体生态保护修复目标。重点聚焦全省重要生态系统,从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与各要素相互关联角度出发,对“十四五”至2035年期间全省山水林田湖草(沙)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的重点任务、重大工程进行总体设计。


2、组织开展了自然资源本底调查


制定了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将各类自然保护地、生态极重要区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严格保护;完成了全省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全面摸清了珍稀濒危动物资源状况,实施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及其地理种群抢救性保护项目;完成了全省林木种质资源普查,重点野生动物种群和高等植物群落类型得到有效保护,天然林得到全面保护。


3、组织开展编制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


组织开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涉及的行政区域分布、黄河大堤坐落位置、区域内土地利用现状等情况的核查,摸清家底。组织专家深入开展黄河多要素环境本底调查,精准掌握黄河保护开发现状,统筹谋划实施沿黄生态廊道建设、湿地保护恢复、重点区域露天矿山治理恢复等重大工程,进一步提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自然资源要素支撑能力。


编制了《黄河河南段规划构想》,按照“宜水则水、宜山则山,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原则,积极开展重大专题规划研究,进一步明确黄河滩区国土空间用途差别管制政策和生态补偿机制,加快编制科学合理实用的国土空间规划。


4、基本建成全省自然资源集中统一管理体制


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森林资源管理、矿产资源管理、不动产统一确权登记等重点领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改革举措,自然资源领域架构性制度体系基本建立。


2022年3月河南省自然资源厅发布了《河南省露天矿山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围绕“矿产资源保障、生态环境保护、经济社会发展和谐统一”这一主线,确定了露天矿山企业、各级政府及其组成部门、社会公众等各方在露天矿山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中的责任与义务。同时,对露天矿山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困难,对上位法中未明确规定的情形,且地方政府能够有所作为的,给予了重点明确。




三、已实施生态修复工程



1、组织实施南太行地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


2018年河南省成功争取南太行地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列入国家试点范围,2019年3月通过了对《河南省南太行地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方案》的评审。


该项目总投资 63 亿元,项目区涵盖新乡、鹤壁、安阳、焦作、济源等5市25个县(市、区),部署了矿山环境治理、水生态环境治理、生态系统保护、土地整治与污染修复、科技创新工程五大类 12亚类共 53 项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工程的实施,打破了行政界线,以流域为单位,以整合提升工程项目综合效益为重点,促进区域水资源合理分配与土地资源高效利用,实现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态要素的有机结合,促使区域生态系统服务能力稳步提升。


2、重点推进历史遗留工矿土地整治项目


省级组织开展京津冀周边及汾渭平原历史遗留工矿土地整治项目黄河流域历史遗留废弃矿山治理项目等一批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截至2020年年底,完成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面积3万公顷,土地整治新增耕地面积达到7.87万公顷,建设高标准农田面积达到260万公顷,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城镇生态空间持续增加。2021年河南省完成中央下达的约2万亩历史遗留矿山治理任务。


3、推进全域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试点工作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全域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作,《河南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明确提出,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着力构建农田集中连片、建设用地节约集约、空间形态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格局。要求对“山水林田湖草”进行全要素综合整治,对村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进行优化调整,对人居环境进行统一修复治理,着力构建农田集中连片、建设用地节约集约、空间形态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格局。


河南省根据《自然资源部关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发〔2019〕194号)和《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有关准备工作的通知》(自然资源办函〔2020〕1767号)要求,经县(市、区)人民政府组织申报,各省辖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审核推荐,申报33个全域国土综合整治试点项目,最终有20个项目通过国家审核,其中8个试点项目实施方案已通过省厅审查,并报自然资源部备案。


4、组织开展森林河南建设


按照《森林河南生态建设规划(2018-2027年)》要求,到2027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30%,森林蓄积量达到2.59亿立方米,森林植被碳储量达到1.4亿吨,森林生态服务价值每年3600亿元。为此,河南围绕“一核一区三屏四带多廊道”总体布局,全面开展国土绿化提速行动,深入推进山区森林化、平原林网化、城市园林化、乡村林果化、廊道林荫化、庭院花园化“六化”建设。


省、市、县三级财政均将国土绿化建设纳入政府预算,做好资金保障,各地积极探索,加大机制创新力度,通过政府流转、租赁土地、以奖代补,返租倒包、招标承包、规模经营等形式吸引造林大户、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等造林主体开展造林绿化。国土绿化提速行动在全省扎实推进、成效显著。




四、生态修复相关发展规划



“十三五”时期,全省自然资源系统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部署,扎实推进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作,加强资源保护,加快生态修复,增进绿色惠民,强化基础保障,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十四五”期间河南省持续加大力度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及生态修复相关工作,完成了相关规划的编制,明确了“十四五”期间生态修复的发展方向。


1、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经济发展规划


2021年12月31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河南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豫政〔2021〕44号)明确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深入打好污染防止攻坚战、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守牢环境安全底线、建设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六大任务,提出了实施结构调整、应对气候变化、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净土保卫战、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生态保护修复、生态经济发展、环境风险防控、治理能力提升等10类、1800多个重大项目。提出到2025年,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生态经济产业体系基本形成。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高,重污染天气持续减少,劣V类水体基本消除,土壤安全利用水平持续提升。生态强省建设初见成效,大河大山大平原保护治理实现更大进展,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


2、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和森林河南建设规划

2021年12月31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河南省“十四五”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和森林河南建设规划》(豫政〔2021〕46号),针对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城镇空间存在的生态问题,提出了差别化的修复策略。落实省委“项目化、工程化、方案化”要求,坚持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理念,从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修复、重要生态廊道修复建设、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城镇生态空间品质提升等方面,提出45项林业保护发展和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重大工程。明确了全省林业保护发展和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目标任务:到2025年,森林河南基本建成,大河大山大平原保护治理取得重大进展;展望2035年,生态强省基本建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河南基本实现,生态美景永驻中原大地。


3、国家落实生态修复重点工程资金


2022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林草局下达河南省重点区域工程和支撑体系工程等两类专项2022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总投资87418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资金53750万元,用于人工造林、退化林修复、草原改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森林火灾高风险区综合治理等。工程实施后,将会进一步改善河南省生态环境状况、提升生态保护力度。


结合河南省已开展生态修复基础工作、生态修复已建主要工程及“十四五”发展规划,历史遗留矿山修复、黄河生态带、重要生态廊道建设、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城镇生态空间品质提升仍然是下步生态修复治理的重点方向。



相关内容
  • 热点
  • 最新
  • 媒体
向量数据库的崛起向量数据库最初是为了解决大规模数据的相似性搜索和推荐问题而设计的,比较著名的有Annoy和FAISS等。随着互联网时代海量数据的爆炸式增长,传统搜索引擎在处理这些数据时显得力不从心,而向量数据库凭借其高效的数据表达和检索能力迅速成为推荐系统的核心引擎。在大语言模型兴起之前,向量数据库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搜索和推荐场景。它通过将数据向量化,实现对语义级别的理解和匹配。然而,随着ChatG...
2024 - 01 - 10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础,已快速融入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和社会服务管理等各环节,深刻改变着生产、生活和社会治理方式。早在2020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就已将数据要素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四大要素并列,成为第五大生产要素。土地要素是一切生产经营活动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是人类一切生产经营活动的空间载体。土地交易市场数...
2024 - 01 - 10
一、整治内容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涵盖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乡村生态保护修复、乡村历史文化保护、产业布局和引入等五种类型子项目。  1、农用地整理  农用地综合整治整理,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土地整理项目。包括高标准农田建设、“旱改水”、宜林地和园地整治、污染土壤修复等。  2、建设用地整理  包括闲置农村宅基地、土坯房、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其他闲置低效建设用地整治,优化用地结构布局,拓展建设发展空间...
2024 - 01 - 10
一、什么是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在一定区域内,以“全地域、全要素、全周期、全链条”为理念和方法,坚持“内涵综合、目标综合、手段综合、效益综合”,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引领,整体推进农用地整治、建设用地整治、人居环境改善、生态保护修复、特色资源保护与开发、乡村产业发展,优化生产、生活、生态格局,强化要素保障,支撑城乡高质量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二、发展历程·2003年6月,时任浙江省委...
2023 - 12 - 06
引言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国家全面推行了以保护发展森林草原资源为目标,以压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责任为核心,以制度体系建设为保障,以监督考核为手段的林长制。图片来源于网络概述林长制数字化管理平台是林长制工作的重要支撑手段。通过构建林业立体感知、管理协同高效、生态价值凸显、服务内外一体的林长制数字化管理平台,结合林草资源全方位监管体系,实现“网上查”、“网上考”、“网上调”一体化服务,提升林...
2023 - 12 - 06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8 - 2023 河南数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关注微信
24小时热线电话
18603719319    
在线客服
服务时段 : 8:30-22:00
 
X
返回顶部
3

SKYPE 设置

4

阿里旺旺设置

5

电话号码管理

  • 18603719319
  • 0371-61177851
  • 18603719319
6

二维码管理

展开